今日公布的一季度GDP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冲击着投资者信心,中国股市周一收挫1.13%至近四个月新低。在流动性因素不太乐观的背景下,短期基本面偏弱无疑会压制市场表现。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8%,环比增长1.6%。其中在3月数据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2.6%。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809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9%。
中国一季度GDP增速7.7%给了市场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而这背后反映出当前国内需求仍较为脆弱,经济发展新增长点难觅。受内需不振以及政策变化影响,工业经济增速回落。受资金以及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整体投资增速略有下降。此外,消费需求疲弱,反映过去经济活动低迷和政策限制的结果。
尽管中国未来经济回升势头仍将延续,但是经济复苏疲弱迹象愈发明显,也许复苏的步伐要比之前预期的慢。由于产能过剩,外部环境风险,特别是美国财政减赤和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客观上经济仍存在下行的风险。
对于新一届政府而言,开局施政更偏重于防风险,面对经济增速下行的现状,管理层调控政策对经济增长以及就业问题应着重关注。目前中国正面临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刻,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决策层的反应看,中国政府对于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已经大大提升,换句话说,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经济增速下滑的阵痛。因此预计中国决策层并不会因为复苏乏力而出台新的刺激政策,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更注重质而非量,尤其在转型升级和制度改革上多下工夫,同时弱复苏在一定程度上也倒逼政府加大改革政策的力度。
对于中国股市而言,宏观经济复苏动能继续减弱显示中国经济未来仍存在变数,这其中的变数更多来自于政策层面以及外部环境,经济前景的好坏决定股市预期。对投资者而言,来自宏观面的经济前景和微观面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将是决定中国股市走向核心因素,投资者对经济、政策变数的跟踪、风险的警惕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