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资源和机遇正在靠近 中国企业“淘金”哈萨克斯坦 |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中国通往中亚的“第一站”,哈萨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自2011年起,中国就成为哈萨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 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更是催热哈萨克斯坦,吸引大批中资企业赴哈淘金。 今年3月底,中哈两国共签署了33份文件,项目总金额高达236亿美元。接下来,两国将在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平板玻璃、炼油、水电、汽车等领域开展一系列的产能合作。
中哈开展大量互联互通尝试 近日,首班从中哈物流基地出发的定期货运专列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连云港—阿拉木图定期货运铁路线的成功运行,标志着中哈两国正式开启东西直通班列先河。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有1738公里边界线,更是丝绸之路上一个与中国有漫长交往史的古老国度。 数据显示,2014年两国进出口贸易总值171.82亿美元,占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贸易总值的17.2%。中国在哈萨克斯坦直接投资存量接近70亿美元,占据了中国在中亚五国直接投资的绝大部分。 “哈萨克斯坦国内资源丰富,有九十多种矿藏,更是世界上第八大黄金产区,哈萨克斯坦也有非常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已开发煤田近百个,已探明陆上石油储量48-59亿吨,天然气3.5亿立方米。”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而记者了解到,哈萨克斯坦毗邻有着“下一个中东”之称的里海,所属里海地区石油探明储量约为80亿吨,哈萨克斯坦有望获得近三成里海水域,近一半的里海石油储备和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储备。 有专家表示,随着中哈两国政府的合力推进,“一带一路”将激发中哈经贸发展新潜力。 “‘一带一路’战略从2013年提出至今,不断在扩容,中国不断展开周边外交,与哈萨克斯坦进行大量互联互通的尝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 在国内,支持“一带一路”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进入实际运作,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上合组织发展基金等其他融资渠道也会陆续推出。”陈凤英指出。 玻璃器皿制造企业德力股份借着“一带一路”布局海外市场。 3月19日,德力股份与哈萨克斯坦“GALANZ bottlers”股份公司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双方拟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投资建设玻璃容器项目,项目总投资预算为1.5亿美元。 “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但其国内80%以上的玻璃制品需要从中国、俄罗斯等地进口。”德力股份内部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哈方企业为其本土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具有良好的政府合作背景和销售渠道资源,我们想通过与哈方企业设立合资公司,为公司海外销售奠定平台。 截至2015年3月1日,中国在哈企业总数为2933家,其中大中小型实际运营企业为58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