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展开印度“十年计划” 传与马云联手造印度阿里巴巴 |
全球电子制造业霸主的下一步,正瞄准拥有超过12亿人口的印度。
2015年8月4日,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鸿海将展开印度的“十年计划”。
据《印度经济时报》(The Financial Express)报道,鸿海初期至少投资20亿美元,盖10~12座工厂,成为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新政“印度制造”下最大国际投资者。
印度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因为年轻、低廉的劳动力,被视为继中国后的下一个制造大国。 但,如今郭董压宝印度,想的并非只有复制中国的代工模式。
2006年,鸿海在手机大厂诺基亚(Nokia)带领下,前往印度设厂,代工该品牌手机。后来诺基亚手机销量不见起色,加上印度政府指控其欠税,波及工厂营运,2015年2月,鸿海旗下富智康正式关闭工厂,还一度引发劳资纠纷。
高规格,12个次集团全动员
鸿海过去在中国投资通路、抢进13亿人口内需市场,但因为起步晚,缺乏领先优势。现在,郭董在印度看到下一个机会,要求内部12个次集团全部动员。
“这次鸿海的布局层面比以前更广,也更小心了”,瑞银亚太区下游硬件制造产业首席分析师谢宗文观察。
郭董的小心,除了把投资进度拉长到10年,也慎选合作伙伴,有多年交情的日本软件银行创办人孙正义、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便成为首选。
想赚印度内需财,电商是一大破口。 为了打造印度的阿里巴巴,传郭台铭将与马云合资5亿美元,入股由孙正义担任最大股东的印度第一大电商Snapdeal,并与软银投资的另一家印度公司InMobi合作,布局移动广告业务。
同时,他也趁在印度期间,和当地新创公司碰面,从叫车App到电动车,找寻带领鸿海转型的金鸡母。
不过,即便郭台铭亲自督军,印度电力供给不稳定,光打开网页上网,所需时间是台湾的5倍,尤其,莫迪推行的税改方案仍卡在国会,诸多外部问题不解决,未来鸿海集团能否在印度起飞,即使郭董抱负再大,也得看印度政府的行政效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