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印度在考虑什么? |
印度国内围绕“金砖”的议论突然再度升温———因为中国在给这个概念“加热”,并赋予更多的新东西。
当2016年初,印度接任金砖国家(BRICS)首脑会议轮值主席国之际,显然是踌躇满志的:此前一年印度终于实现了GDP增速赶超中国的夙愿(虽则因修改参数而受到普遍质疑),但到了下半年,部分“大项目”的反复和停滞,“废钞令”的折腾,硬生生把印度的GDP增速又给拉了下来(这次修改参数也未必有效了)。 不过这仅是暂时的。3月8日,适逢中国“两会”期间,外长王毅举行中外记者会,其内容涉及中国外交诸多层面,而《今日印度》等媒体对谈及“金砖”、“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部分兴趣更浓。 印度媒体指出,在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强烈支持金砖国家发挥更大全球性作用,建议金砖组织应成为代表新兴国家和“南方”国家利益的领先平台,并承诺中国反对单边主义。王毅表示中国承诺继续推动大规模“丝绸之路”基础设施计划,反对反全球化的势头 。在 回 答“ 期待特朗普(DonaldTrump)带领美国发挥怎样不同的全球性作用”问题时,王毅强调中国将通过大规模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对全球贸易和治理的竞争愿景,并重申中国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印度媒体特别强调,中国将在5月于北京举办首届“一带一路”论坛,9月则在厦门举办“金砖”国家峰会,并特别提到王毅外长“ 一带一路 可团结所有国家 撸起袖子加油干 ”,重塑全球化的论点。但随后笔锋一转,称“印度在考虑”。 印度“考虑”什么? 首先,对于“一带一路论坛”或“金砖+”,印度颇有些举棋不定。 中国所推出的“金砖+”概念,指通过“金砖论坛”营造一个“金砖”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密切对话、共谋合作的平台,这一理念得到其它几个“金砖”国家和诸多非“金砖”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回应,许多人更津津乐道地议论,究竟有哪些发展中国家会成为第一批“金砖+”(有墨西哥、阿根廷、巴基斯坦等诸多提法)。但印度对此显然意兴阑珊,其外交部发言人巴格拉伊(GopalBaglay)3月11日被问及“金砖+”时表示,印度已经不再是“金砖”轮值主席国,“每个轮值主席都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很显然,这位发言人是在暗示“这个话题印度不感兴趣”,或至少“不那么感兴趣”。 新德里尼赫鲁大学教授默罕迪(ArunMohanty)解释称,印度“是不想让金砖 政治化”,因此“对 金砖+ 不感兴趣”,这似乎有些牵强附会———去年此时,包括默罕迪本人可是在津津乐道于“让 金砖 发挥经济以外更大作用”的。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当时他们讨论的另一个“副话题”,是假定印度可在此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便2010年吸收南非这个印度传统友邦入“金砖”,因为同样并非自己“主导”,印度就一直显得漫不经心,何况此次可能被“+”的,居然包括老对手巴基斯坦?
其次则是对中国-巴基斯坦经贸关系的疑虑了。 自去年下半年起,印度朝野就不断对“一带一路”中国-巴基斯坦走廊,发出种种质疑、讥讽,甚至反对的声音,在他们看来,“走廊”将穿过克什米尔地区,是“对印度的不尊重”,然而即便在如此疑虑重重中,印方也不得不承认“中印双边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强调“中印进行更多接触、以确保彼此间不发生不必要摩擦”的重要性。 就在印度许多人对印方是否出席“一带一路论坛”吞吞吐吐,对印度是否应支持“金砖+”莫衷一是之际,印度-中国商务论坛却自3月17日起在中国东部城市镇江举行,而这一论坛又是3月16日开幕的“印度体验周”组成部分,印方由总领事古普塔(PrakashGupta)领衔,成员包括近30家印度大中企业的CEO。与会者指出,惟有进行更密切的商务合作,拓展更多更广的平台,才有机会扭转目前印度对华贸易中的巨额逆差。 即便所谓“巴基斯坦问题”也不一定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堑鸿沟:上合组织峰会即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有消息称,届时该区域合作组织很可能自成立以来首次正式接纳新成员国,而这两个新成员国不是别家,正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很显然,只要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和担心,“上合模式”也未必不能在“一带一路”或“金砖”平台上复制。
摘自《网易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