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风口在印度房地产市场? |
根据FT最近报道,如今主要国际投资集团正在出售而非收购中国房产。逐渐降温的国内楼市使得逐利本性驱动的房地产商们黯然神伤,放眼望去,貌似我们的邻居——印度,这个和中国有着类似人口规模和强劲GDP增长速度的新兴市场,孕育着雨后春笋般的机会。
印度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究竟怎样呢?
竺道公司的CEO王超告诉GT,印度房地产市场在上一任国大党执政末期即2012年前后一度非常萧条,资本热钱撤离加上融资成本极高,开发商资金紧张,许多楼盘陷入停滞状态。但这一状况在2014年莫迪政府上台后,伴随着印度经济活力的整体释放,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速之后,中产阶级的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住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端得到了大幅度提振。
同时,随着Make in India和Digital India的持续深入,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商业地产和产业地产的供给极其有限,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在一系列的刺激下,印度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前后急剧升温。 面对潜力如此巨大的印度房地产市场,中国房企岂能袖手旁观?!目前,万达、碧桂园、复星和华夏幸福在内,至少5家中国企业正在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军印度。 万达在2016年年初与印度哈里亚纳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投资100亿美元在那里建万达产业新城,这在当时可是鲜有挥掷大手笔的中国企业。华夏幸福已在去年实现了印度产业新城业务的重大突破,同样碧桂园也在去年进行了印度项目的洽谈,据悉会在今年落地。
印度政府对中国房企的进入又持什么态度呢?
王超告诉GT,印度房地产行业对外资的开放程度还是比较高的,中国企业参与开发没有任何问题,甚至政府还调低了对开发规模的要求,目的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但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住宅类地产,外资可以拿地开发并销售,但是不可以持有产权,炒房类的行为还是要谨慎。
且来听听潜在投资者的声音:
来自天津的刘女士早在2014年因为本身从事的物流业务第一次去了印度,“我们公司和印度一直有合作,最开始去印度单纯为了物流业务的开展,然后经过近几年的实地走访,发现印度的房地产市场也很好”,刘女士说道。 “我觉得现在的印度和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很像。印度人口众多,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我对这个市场很有信心,”她说。 为了更好地开展印度的物流业务,刘女士已在去年在印度的印多尔(印度中央邦的繁华都市)注册了一家物流服务公司,并告诉GT,为了以后更好地开展业务会考虑购买仓库等。 香港印客国际有限公司的CEO吴顺煌于2015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开设了分公司,从事众创空间的业务。他同样表示很看好印度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印度的基础建设条件差,人们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也很强烈,而中国企业在基建方面又非常有经验,进入印度市场后会有积极作用,可以为当地的房企树立榜样,帮助其拓宽产业视野。”
当问到是否会在印度购置住宅时,吴表示中国人是没法以个人名义在印度买房子的,但是以印度公司的名义可以购置不动产。 吴提到自己的公司也有此计划,但是还要看马上7月份将要出台的消费与服务税GST(Goods and Services Tax),和我们国内征收的营业增值税类似,因为它会对整个印度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吴说包括自己身边的人也在处于观望状态。 听到中国人不能在印度买房子,小编还是为之一惊的,赶紧查了查印度的相关政策。
敲黑板: 在印度的外籍居民是可以购买不动产的,但不包括以下几个国籍的公民: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阿富汗、中国、伊朗、尼泊尔、不丹。 未来投资机会如何?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告诉GT,受益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后续印度的地产投资机会会继续增加。当然此类国家的土地市场有较强管控,外来资本介入后如何和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进行配合,是一个难点。可考虑结合“一带一路”等概念积极做好相关地产项目的投资。
|